8月3日,中国第二大民办教育集团希望教育(01765.HK)香港联交所上市,收盘1.87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2.6%。香港地区公开发售超购18.37倍,最终公开发售与国际认购比例为3:7,募资净额30.58亿港元。
这距离内地教育企业博骏教育(01758.HK)上市仅三天。2018年以来,内地教育企业一窝蜂地到香港上市。截至8月3日,成功上市数量已达14家,占香港教育板块三分之二,此外还有8只股票已经提交IPO申请表。
“失意”于A股的国内教育企业2018年再掀境外上市高潮。分析认为,港股有望替代美股,成为新的“大本营”。
不过,希望教育上市前日暗盘价跌破发行价超5%、上市首日即破发的事实,或许给火爆的教育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浇”来一盆冷水。


“窗口”期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是: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的内地教育公司,或许将遭遇逐渐趋冷的市场。
截至8月3日,今年恒指从30028.29点跌落至27676.32点,跌幅超7.8%,8月2日恒指更是创下年内新低27578.09点。据《证券时报》统计,2018年以来港股发行的新股,破发率超过70%。
即便是被李小加热情邀请的小米,任凭雷军“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的不甘心,其上市以来估值已经腰斩,从上市前的1000亿美元预期一路跌至上市时543亿美元。小米最终以17港元的发行区间下限定价,交易前暗盘甚至跌破发行价。
国内赴港上市的教育公司已经开始有类似遭遇。光大证券于8月3日发布研报显示,2018 年 6
月以来恒指下跌9.1%,港股教育板块整体下跌13.0%。
近期上市的教育新股中,希望教育上市前暗盘交易收盘跌幅超5%,首日交易就破发。7月31日,博骏教育在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32.04%,随后连续了3日股价跳水;8月3日,博骏教育2.49元的收盘价格离2.36元的破发价已经不远。
这种市场下,对于9家提交申请的内地教育企业,市场不由担忧:港股市场是否出现“供大于求”情况?有多少海外投资者愿意为这些内地教育企业“买单”?
毕竟,资本更爱“龙头公司”。沪江教育与新东方在线的背后,都有着互联网大佬的身影。其中,腾讯是新东方在线的第二大股东,持有12.06%的股份;而百度是沪江教育的第七大股东,持股3.18%。
相对而言,大多数教育企业因资金等需求大额向银行借款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而市场担忧:教育资产频繁证券化后是否能满足投资者对业绩增长的需求?若这些教育企业更注重经济利益,是否会对教育本身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