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A股的投资者来说,眼下这段日子有些难熬。受中美经贸摩擦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白马行情”带来的喜悦早已消散,如今面临的是股指走低的迷茫。人们疑惑:A股为何会出现这一轮下跌?调整是否已到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吗?
决定股票市场走势的因素十分复杂,人们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看清当下的中国股市,必须放在历史的维度中来分析评判。
在不少市场机构看来,近期一些前期积累的风险事件逐渐暴露,同时叠加外部不确定因素,我国股市、债市及汇市出现一定调整,这些调整既反映出投资者预期的变化,也是金融体系向市场化转型、信用风险回归合理定价的必经阶段。
总体来看,市场调整幅度在可控范围内,不宜将金融领域的个别事件或阶段性表现夸大为“金融恐慌”。
在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看来,近期A股市场情绪低迷,短期影响市场情绪的因素确实存在,比如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国内去杠杆背景下信用违约不断。但站在中长期的视角看,目前A股已经进入估值合理区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美国政府拟对约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的消息短期内或许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但长期看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无需高估其带来的影响。
截至目前,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市盈率分别约12倍、20倍、39倍。很多传统行业、周期性行业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风险收益比显著提升。优质企业上行空间远远大于市场下行风险。
“从估值角度来看,目前A股市场总体估值已经可比于历史上几个大底,估值处于底部区域。”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说,从企业利润增速看,当前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要比历史上其它几个大底时期还要高,而中美经贸摩擦等对A股整体盈利影响也相对有限,A股的安全边际较高。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股市处在绝对的价值洼地。上证综指12倍左右的估值,不仅大幅低于美国的24倍,相对比新兴市场国家的印度(22.8倍)和巴西(18.8倍)也是大幅低估。
富国基金分析认为,如果能够翻越短期“忧虑的墙”,当前A股是长期投资极为有利的战场。截至7月10日,衡量全部A股的全A指数市净率已经降到了1.73倍,基本接近2014年5月份1.45倍的历史最低水平,远远低于2.46倍的历史中位数水平。
即便如此,A股市场仍然笼罩在一片阴云当中。人们担心: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拖累经济增速,信用违约事件扩散影响基本面和资金面……
一边是内资普遍情绪低迷,另一边境外资金却在加速抢筹A股。数据显示,近期沪港通、深港通北上资金流入加速,4、5、6月份分别净流入387亿、508亿、285亿元,较2017年月均水平166亿元大幅提升。
“内外资分歧加大的原因关键在于两者投资决策的角度不同,境外资金在做选择题,环顾全球,发现A股估值和业绩匹配度不错,从中长期角度出发认可A股目前的投资价值。”荀玉根分析说。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基本面更为健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说。近年来,党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成效显现,中国经济已呈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均加快的积极变化。
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更加纷繁复杂。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结构性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宏观政策分化、国际竞争性减税、贸易保护主义等引发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资本市场不如实体经济容忍度大。中国经济当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要化解金融风险、降低杠杆率,短期必定会经历痛苦,但中长期更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不痛不痒的蝶变。经历过一次次挑战的中国经济“内功”更加增强,经济潜力和韧性持续提升。
中国经济也曾遭遇过质疑和否定。2016年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一度加剧,在金融市场引发担忧,甚至有分析人士将人民币的持续疲弱解读为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信号。
然而,回顾历史,无论是“人民币大幅贬值”还是“经济硬着陆”——看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一次又一次不攻自破。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验证,中国经济与金融经受住了各种危机的考验,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经过调整,中国经济已成为比较典型的大国经济,产业体系完备,内需潜力巨大,商品市场和就业市场弹性较强,涉外经济部门的灵活调整能力更为突出。“来自外部的任何压力,最终都会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的进步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扭转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说,鉴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成功改革以及中国政府的坚定承诺和决心,相信中国能够实现经济的再平衡调整,转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我们非常了解中国市场,认为该市场正处在独特的转折点上。”桥水联合首席执行官戴维·麦科米克认为,中国经济具有全球影响力,中国资产成为重要的分散化投资来源。
眼下,透过股市波动的迷雾,更应该清醒的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资本市场无疑还是一个相对短板。唯有发展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途径,必须坚定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让它成为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市场,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发展路上必然伴随着挑战和困难,资本市场更是如此,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正如一位1996年进入股市的业内人士感慨:“区区22年时间相对资本市场来说真不算长,期间数次经历过类似的市场恐慌,结果终究是一场暴雨过后的晴朗。”
(原标题:中国股市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