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局公布的新房销售数据来看,07年时的全国新房销售均价为每平米3900元,到17年末的销售均价为每平米7900元,新房价格翻了一倍多,这差不多就是全国货币实际贬值的幅度。而且考虑到新房通常越盖越远,新房价格变化远远低估了房价的真实涨幅。所以货币超发才是中国房价大涨的根本原因,因为钱发的太多了,所以钱就不值钱了。
货币超发的结果其实是在奖励举债、打击储蓄,奖励投机倒把、打击努力工作。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在过去10年,如果努力工作,每年的收入增幅大约就在10%左右。但工资增幅10%不代表资产能增值10%,因为一旦把收入存在银行,每年的利息增值幅度大约只有2%左右,而货币每年的真实贬值幅度接近10%,这就意味着努力工作存钱的人,其实是越来越穷。而相反的是,如果不存钱,而是找银行借一笔钱,每年啥也不用干,这笔债务就贬值了10%,相当于资产就增值了10%,找银行借钱投机的人越来越富。
而且靠工资存钱,得一点一点的攒,而找银行借钱,可以一次借一大笔。比如说按照目前城镇居民平均6万的年工资,扣除各种生活开支,一年能攒2万下来就不错了。但是按照目前全国8000元/平米的新房均价,通常新房面积大约100平米,意味着新房的售价平均大约在80万,如果只付三成首付的话,相当于可以找银行贷款56万,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工作一辈子能攒下来的钱。
问题是努力干活存钱,一辈子下来,可能就是攒了5、60万,但是人家只要胆子大找银行贷款买房了,啥都不用干,过10年靠货币贬值可能也能赚5、60万,那应该努力干活还是举债投机呢?
在美国的1970年代,由于油价和金价的大涨,来自石油行业的保罗。盖蒂和邦克。亨特相继成为美国首富。尤其是邦克,其财富扩张史就是一部投机史,最早靠石油发家,之后又投机大豆赚了一笔,最后又通过投机白银而闻名于世界。
而投机分子发财的核心原因同样在于货币超发。美国70年代的年均货币增速达到10%,但是每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只有3%,相当于货币每年自动贬值7%。
在1960/7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熊,到了80年代以后出现了长期的股债双牛,这个巨大转变的背后,在于美国80年代的供给学派改革。
当年,演员里根做了美国的总统,对外部也是大打贸易战,但是最重要的是对内部大幅减税,减轻居民和企业的负担,从而重新激发了居民企业创新的动力和经济的活力。而大幅减税,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政策,无论是80年代还是当前的美国减税都带来了经济更好的发展和股市更好的回报。
而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当年选择了沃克尔成为美联储主席,他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收缩货币。美国的货币增速在1980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10年的货币增速平均是10%,而之后40年的货币平均增速只有6%。
由于货币收缩,当时的美国人和我们现在一样,也是整天惶恐不安,看不清楚方向。而当时桥水公司的达里奥虽然还很年轻,但是非常善于做经济预测,尤其是预测拉美债务危机而一战成名,于是大家请他去美国国会,预测美国经济的变化。而他基于货币紧缩,预测美国经济即将崩溃,结果等来等去也没等到美国崩溃,等到的是他自己公司的崩溃,因为预测失败,他的公司员工全都走光了。
而美国经济在货币收缩之后并没有崩溃,而是走向了新生。美国的货币收缩其实只是消灭了通胀和资产泡沫,带来了利率的长期下降。
货币不创造价值,反而是一种魔咒。
为什么达里奥预测的美国经济崩溃没有出现?
其实在于大家高估了货币的价值。就像中国过去10年一样,由于货币一直超发,大家以为经济就是靠货币发展,殊不知经济增长本来就和货币无关,因为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
在美国的19世纪,整整一百年货币都没有增长,因为当时美国处于金本位时代,要印钞票就得去挖矿,而且是真的挖矿而不是现在的靠电脑挖矿,当时100年美国的平均货币增速只有4%左右,但是这100年的经济增速就高达4%,只是完全没有任何物价增长,整整100年的物价涨幅为零。所以,在金本位时代,其实美国人民的日子挺幸福的,大家都是靠劳动致富,而物价永远不涨。
但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人发明了央行,开始印钞,从此进入纸币时代,问题是纸币时代虽然货币增速明显上升,但是经济增速并未增加,反而是降到了3%左右,而这种现象在1970年代达到极致,货币增速达到顶峰,而经济增速降至谷底,而70年代也是各类投机份子的巅峰时刻。
反而是在1980年代以后,美国大幅压缩了货币增速,结果经济增速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维持在3%左右,只是通胀消失了,各种涨价现象不见了,而靠投机发财也成为了历史。
美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货币其实是一种魔咒,货币多了未必是好事,而货币少了未必是坏事。
其实历史上已经多次上演过这样的故事,在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西班牙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整个16世纪,世界贵金属开采的85%都为西班牙所有,在占领拉美的300多年期间,西班牙抢走了数千吨黄金,几十万吨白银。
问题是这些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并没有帮助西班牙的国家进一步强盛,反而是让西班牙贵族养成了骄奢淫逸的消费习惯、而扼杀了实业的发展。当时西班牙贵族大量消费瓷器、丝绸等奢侈品,导致了其白银的持续流出。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各种物价飞涨,这一方面剥削了劳工阶级,同时由于国货比外国货贵太多,导致了走私横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产业的衰落。
所以,虽然西班牙发现美洲,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工业革命却是发生在英国和法国。
做坏事要付代价,做好事会有好报。
因此,既然货币超发并不创造价值,反过来说,对于货币收缩其实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想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可以说一无所有,靠着改革激发活力,靠着开放提高效率,我们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工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年发展的底子,再重新过一段时间苦日子,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过苦日子。
对于那些幻想靠投机致富的、做了错事的人,可能未来会过上苦日子。目前国内开始出现各种债务违约,其实归根到底是过去自不量力,举债过度了。但是对于那些老实干活、稳健经营的人而言,其实反而会过上好日子。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过去货币每年超发10%,那么可能怎么工作也赚不回这10%,很多企业靠稳健经营也赚不到10%,所以基本上全民都在举债投机。但是假如以后货币不再超发了,也就是货币不再对内贬值了,那么靠举债投机就失灵了,因为债务还有利息要付,房子每年都有折旧支出、甚至可能还有房产税的支出,扣除这些成本以后举债投机可能是亏钱的,那么举债投机就不如好好工作了,也比不上买个3%的国债,比不上5%的稳定的股息,或者是每年10%左右利润增长率的稳定成长的优秀企业。
很多人担心贸易战的影响,其实我们的未来与贸易战的关系不大,而在于我们自身。美国80年代的贸易战同时针对了日本和德国,但是日本经济崩溃了,而德国经济依旧保持强劲发展,在于日本经济走向了靠货币发展的泡沫模式,而德国一直严控货币增速、严控资产泡沫,结果保持了长期的繁荣。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这一次能下定决心,收缩货币,那么市场对于中国的未来其实是过于悲观了,因为如果货币不再超发,大家都是凭努力工作赚钱,不靠投机而靠创新来发展经济,这不是更有希望吗?
尤其是近期股市的下跌,其实更应该反过来看,因为股市点位的高低,从长期来看和投资的回报可能刚好相反。比如说我自己是05年入行,当时上证综指一度跌破1000点,事后来看反而是一种幸运,因为抄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底。相反很多人在07年入行,结果进来就是大熊市。
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其实就不用对市场短期的下跌过于悲观,因为这样反而孕育着长期更大的机会。
我们去年讲《繁荣的顶点》,因为不相信靠居民举债可以进入新周期,当时被很多人笑话。而现在我们讲《货币低增时代,创新债市为王》,意思是在货币低增的时代,投机分子会失意受到惩罚,而做好人好事会有好报,而不是讲大家现在爱听的大衰退故事,到底谁对谁错,不妨到明后年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