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A股将被正式纳入MSCI指数。在此具有A股国际化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到来之前,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境外资金已经开始抢跑。 据统计,截至5月25日收盘,北向资金5月来的净流入规模达364.6亿元,5月以来日均净流入21.39亿元。以此前的日均净流入计算,北向资金5月全月的净流入额有望创下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从以往的表现来看,北向资金的“亢奋”期往往对应着市场的相对低点。从北向资金历来的投资偏好来看,大消费板块最受青睐。截至目前,在北向资金持股占比最高的前20只A股中有一半来自大消费板块。 北向资金的“亢奋点” 6月1日,A股将被正式纳入MSCI指数。不过在这具有A股国际化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即将发生之前,A股的表现仍然欲振乏力。尽管近阶段A股的相对低迷可归咎于多种利空影响,市场的避险情绪有所抬头,不过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境外资金却在不断“买买买”。 据显示,今年4月,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累计净流入金额达387亿元,这是除沪股通开通当月以外,月度净流入规模最大的月份,而沪股通开通当月,北向资金净流入405.54亿元。 进入5月,北向资金进一步加速流入,截至5月25日收盘,沪深港通北向资金5月来的净流入规模达384.95亿元,日均净流入21.39亿元。5月行情还有4个交易日,以此前的日均净流入计算,沪深港通北向资金5月全月的净流入额有望达到470.5亿元,这将刷新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的历史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今年4月、5月北向资金的不断涌入,截至5月25日,沪港通北向资金今年来实现净流入637.75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净流入规模。 从历史上看,北向资金大量净流入往往有阶段性。以沪港通为例,2014年11月17日刚一开通,北向资金便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开启了疯狂抢筹模式,截至当年11月底,北向资金净流入多达405.54亿元,随后的12月尽管抢筹力度有所减退,但当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仍有280亿元。不过在进入2015年后,这股抢筹的热情便趋势性衰退。2015年全年,沪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最高的月份为当月8月,净流入额为214.3亿元,而在当年的7月沪港通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314.94亿元,而到了9月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急剧缩减至14.5亿元,随后在四季度北向资金连续3个月净流出。 2016年全年,沪港通北向资金曾有两个净流入高峰,分别发生在当年的3月、8月,单月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08.26亿元、149.17亿元,而其余时间北向资金的表现显得波澜不惊。2017年全年,沪港通北向资金有11个月出现净流入,不过相比2月、8月,其他各月净流入的规模都不足百亿元,其中又以2月单月146.18亿元的净流入规模居各月之首。 相比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时间只有一年多,不过深港通北向资金也有类似的节奏变化。2017年全年,深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最为集中的阶段发生在当年的5月-7月,其中6月156.5亿元的净流入规模为全年之最,到了下半年净流入的力度便逐步衰减。今年1月,深港通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170.15亿元,创下此前的最高纪录,不过这一纪录很有可能在5月被打破,截至5月25日,深港通北向资金的净流入规模已达167.75亿元。 纵观过往几年的表现,北向资金持续“亢奋”的时间往往较短,不过其择时的点却大多为当年A股市场的阶段性低点区域或者是一轮行情启动的较初始阶段,譬如2014年11月,2015年8月,2016年3月、2017年6月。 北向资金热衷大消费个股 自沪港通的开通以来,北向资金正逐步成为A股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截至今年5月25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历史累计净流入4668.5亿元,平均每年超千亿元。 不过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每年的真金白银在广泛配置的同时,也有相当的针对性。据统计,截至5月25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在近1700家A股上市公司中持股,不过真正重仓买入的个股占比却不多,有近1500家公司北向资金的持股占比仅在1%以下。 据统计,在204家北向资金持股占比大于等于1%的公司中,来自大消费板块的公司占比最高。其中,有15家来自食品饮料(申万一级子行业),有27家来自医药生物(申万一级子行业),有9家来自家用电器(申万一级子行业),有6家来自商业贸易(申万一级子行业),有4家来自家具行业(申万三级子行业),总共合计有60家。此外,电子(申万一级子行业)、公用事业(申万一级子行业)、大金融也是北向资金持股的重点领域。 而在北向资金重仓持有的个股中,大消费板块的集中度更高。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北向资金持股占比最高的前20只A股中有一半来自大消费板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北向资金持仓占比大幅提升的个股中,大消费板块占据主导,来自家具行业的顾家家居今年初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3.3%,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19.85%;来自白酒行业的水井坊今年初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0.45%,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12.04%;来自商贸行业的王府井今年初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2.02%,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9.13%;来自休闲服务行业的首旅酒店今年初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仅为0.29%,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4.73%;来自休闲服务行业的天虹股份今年初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仅为0.04%,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跃升至3.6%。 同时,尽管今年以来不少白酒、家电白马出现调整,但从北向资金的持仓变化来看,部分今年股价下跌的白酒、家电白马仍然获得了北向资金的增持。例如,今年初五粮液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3.04%,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6.16%;今年初老板电器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10.53%,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提升至11.87%;今年初美的集团北向资金持股占比为9.62%,截至5月25日持股占比大幅提升至10.52%,类似情形还出现在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等消费白马上。对此,华创证券总结认为,北向资金的重仓个股相对稳定且集中度较高、持仓风格及个股较为稳定、青睐“强者恒强”等特点。 6月1日,A股将正式“入摩”,周边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入摩”后的表现可为参考。华创证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在具体行业上,在“入摩”后,食品、医药等均是韩国、我国台湾地区领跑的行业,虽然90年代是韩国、我国台湾地区信息科技及半导体造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消费板块在渐进式“入摩”过程中涨幅均居前列。 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向火山君指出,由于初始纳入比例只有2.5%,投资人不宜高估A股正式“入摩”后的短期效果,但其长期影响值得期待。随着未来纳入比重的不断提升,境外资金相应的配置资金规模也将不断提高。 投资机会>>> 基金称“入摩”红利期箭在弦上 医药和新能源潮流涌动 入摩促A股各路资金潮涌 52只MSCI成份股大单吸筹近百亿元 医药股现身“入摩”名单 QFII提前锁定MSCI医药股 媒体评析>>> 私募认为不宜夸大“入摩”影响 理性看待A股“入摩” 切忌“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