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当前,国内股市、债市的外国投资者持有份额还不足3%和2%,与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来说比例偏低,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四,结汇率有所上升,市场主体持汇意愿总体下降。2018年上半年,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6%,较2017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一、二季度分别为62%和70%,说明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有所回升。2018年6月末,银行境内外汇存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19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增加414亿美元。
第五,银行远期结售汇呈现小幅逆差。2018年上半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汇签约同比增长91%,远期售汇签约增长163%,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248亿美元。其中,一季度远期结售汇签约逆差178亿美元,二季度逆差70亿美元,环比收窄60%。
第六,外汇储备余额总体稳定。截至2018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1121亿美元,较2017年末下降278亿美元,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非交易因素影响。
这是我向大家通报的数据情况以及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的几个特点。
胡凯红:
谢谢王司长,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首先,从纵向对比看,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比前几年更加稳定和平衡。一方面,银行结售汇和跨境外汇收支呈现顺差,而之前同期都是比较大的逆差。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顺差是138亿美元,2015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分别是逆差1054亿美元、1738亿美元和938亿美元。上半年,银行代客涉外外汇收支顺差204亿美元,2015年到2017年的上半年分别是逆差228亿美元、259亿美元和143亿美元。从这个角度说,结售汇和跨境外汇收支都是顺差,与前几年相比变化很大。
从纵向对比的另一方面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市场预期合理分化,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更加多元化。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了先升后贬的双向波动,各月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小幅顺逆差交替,而不是此前的单方向变化,反映了市场主体更多地是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和安排自己的跨境收支和结售汇。
从横向对比看,我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在全球范围内仍是相对稳定的。今年上半年,美元指数总体上涨2.7%,说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下跌2.7%;新兴市场货币指数EMCI下跌7.3%,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小幅下跌1.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CFETS)小幅上涨0.9%。在新兴市场动荡期间,我国由于经济基本面稳健、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良好、对外负债水平都在安全线以内、外汇储备相对充裕,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并没有受到较大影响。
所以,无论是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对比,在上半年外部环境波动上升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
第二,从我国政策基本面来看,坚持改革开放目标不动摇,将为我国跨境资本均衡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4月份参加亚洲博鳌论坛时,再次表明了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近期相关措施积极推进。比如6月上旬国务院发布有关利用外资的通知,提出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投资促进与保护、优化区域开放、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创新提升六个方面的措施,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便利、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再如,6月底新发布的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原来的63条减到48条,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包括大幅扩大金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领域服务业的开放,基本放开制造业,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的准入。此外,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股市、债市开始逐步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有关效果已经显现。今年上半年,外国来华证券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倍。当前,国内股市、债市的外国投资者持有份额还不足3%和2%,与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来说比例偏低,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另外,过去几年,我们在应对外部压力方面进一步积累了管理经验,也丰富了政策工具。外汇局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一方面,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维护外汇市场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保障外汇储备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总的来说,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密切相关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
第二,当前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基本平衡体现了国内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同时也是对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贡献。国际收支是国内经济运行的一个外在表现,当前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状况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进展,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2008年到2017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05.7%。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已经连续5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体现了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的结果。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消费升级快速上升期,大家对进口商品、出境旅游、国外留学的需求增加,这是很正常的。另外,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对于全球经济再平衡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决定未来我国经常账户不可能出现持续大幅逆差。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历史看,凡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经济体,比如德国、日本、韩国还有中国台湾,经常账户大多长期维持顺差,出现逆差的情况极少或者持续逆差时间非常短。如果说顺差下降的话,通常是出现在转型升级阶段。我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将长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有非常成熟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我们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产业链条比较完备,在全球的竞争力方面仍然是比较强的。目前我们处在从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这个升级仍然会有助于货物贸易在中长期保持合理盈余。同时,我国消费升级将逐步从快速上升期趋向平稳期,如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境外旅游、留学的增幅已经趋稳,这个趋势变化也符合国际经验。
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说,未来我国经常账户差额仍将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
因此,相对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依然较高的综合投资收益、逐步提升的人民币资产配置的需求等因素,将会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第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多,投资风险加大。而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稳中向好,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期,平稳的投资环境以及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仍然有助于吸引投资。第二,境外投资在我国的综合投资收益还是很高的。我们根据国际收支数据进行了测算,2017年各类来华资本在中国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9%,其中来华直接投资的收益率更高,明显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率水平。第三,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推进,目前人民币资产在国际资本投资中还属于低配阶段,刚才说股市、债市境外投资者的持有市值分别不到3%和2%,未来提升空间很大。第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在全球货币中属于相对稳定和强势的货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日度数据测算,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8%,排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61种货币中的第10位。
此外,美联储加息对美元长期利率的影响还需要观察。回顾2017年,美联储加息3次,但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没有变化,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预期等因素会影响其长期利率走势。以上是我对您所提问题的看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我国外债的变化情况如何,并请您分析一下变化的原因和风险?
王春英: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的外债余额达到1843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329亿美元。
从期限结构看,我国外债结构进一步优化,短期外债比重明显下降。今年3月末,中长期外债余额占全部外债比例为36%,与2017年末基本持平,较2014年末全口径外债统计首次公布时的比例提高9个百分点。我们观察新增长的外债中,有八成是债务证券,境外投资者加大对我国中长期债券的投资,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信心。3月末,短期外债余额占比为64%,也与2017年底持平,比2014年末下降9个百分点。
从债务工具分类看,货币与存款、债务证券增长比较明显,两者增量占全部外债增量的70%左右,主要由于境外非居民机构和个人增加了在境内银行的存款,同时,境外非居民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意愿较强。
总的来看,我国外债风险是可控的。负债率、偿债率和债务率等几个外债风险指标都在国际标准的安全线之内。初步判断,二季度我国外债余额总体还会平稳增长,这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促进国内主体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谢谢。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司长,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