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LG » 天津 » 正文

定向降准瞄准债转股 结构性去杠杆再深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30  浏览次数:192
核心提示:  近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拟释放7000亿元资金规模。  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
  近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拟释放7000亿元资金规模。  其中,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债转股是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尽管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债转股项目发展,但签约多、落地难的现象仍较为明显。据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债转股协议金额超过1.6万亿元,已落地债转股项目金额仅1200多亿元,项目落地率仅8%。  分析认为,“落地难”主要原因在于资金占用率高、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对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缺乏合理预期,导致机构投资积极性不高,落地资金筹资困难等。此次定向降准释放5000亿元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资金紧张现状,加快推进债转股项目的落地。  加速项目落地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公告,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此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  按照要求,相关银行要建立台账,逐笔详细记录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同时,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情况将纳入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表示,债转股本身是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手段。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表外资金回归表内,市场流动性趋紧。加之企业信用风险加速暴露,资金面更加紧张。此次央行定向降准支持“债转股”,不仅适度调整放松流动性,同时能管控资金流动方向,深化结构性去杠杆进程。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定向降准的核心特征是定向调控和精准调控,能够在支持特定实体的情况下,同时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定向降准会适度缓解目前银行业负债端压力,但并非普降,因此预期程度有限。  债转股实际上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通过组建专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产权关系,由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认为,进行债转股可以降低银行坏账压力,也减轻了企业债务压力,有利于去杠杆。  某股份制银行广东地区对公客户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银行对不良资产一般采取资产打包转让、拍卖、协议清收、并购重组等方式处置。近年来,不良资产每年都在上升,但总体还算平稳,不过今年以来企业信用债券违约率上升,导致与之相关的不良资产也在增加。  据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5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9%,较一季度上升0.1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83%,贷款拨备率3.5%。  在熊启跃看来,这一阶段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主要是受监管新规对不良资产认定标准趋严的影响。  根据今年3月份发布的《银监会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逾期90天以上贷款将纳入不良贷款的比例,这使得原来很多银行归入关注类的一些贷款也被计入不良贷款行列,计提压力也将增大。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认为,银行净息差环比改善的顶部即将来临,依靠自身利润释放并消化不良贷款的能力会逐步下降,此次降准也有帮助银行体系消化不良贷款的意愿在内。总体上,此次降准主要基于宽信用,帮助银行提升表内承接资产的能力,与上次降准用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不同,此次降准意味着资金面或进入横向震荡态势。  签约多落地难  实际上,2018年以来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刺激债转股发展。  今年1月,中央七部委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实施中有关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从扩大资金来源、转股债权范围、债转股企业类型和债转股模式等多方面着手解决金融机构市场化债转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市场化债转股措施,降低企业杠杆率。  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近年来,债转股实施主体机构也日渐多元化。除早期国家设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五大国有银行、地方资管公司及其他类金融机构等均开始参与进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表示,目前全国已有近6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运营,成为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重要生力军。  尽管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债转股项目的落地情况并不及预期。据王刚介绍,从发改委统计情况看,截至2017年底,各类实施机构已与102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6万亿元,已落地债转股项目金额仅1200多亿元,项目落地率只有8%。  此前,央行在答记者问中也指出,今年以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和资金到位进展比较缓慢,考虑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主力军,可通过定向降准释放一定数量成本适当的长期资金,形成正向激励,提高其实施“债转股”的能力,加快已签约“债转股”项目落地。  对于债转股项目签约多、落地难的原因,东方金城研究指出,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对债转股标的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缺乏合理预期,从而导致参与机构观望情绪浓厚,筹集债转股资金困难。  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尚震宇从银行角度分析认为,银行有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方面的考量,对股权投资方面并不擅长,偏好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很多债转股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资产质量并不是很好,如果转股,银行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对商业银行来说,债转股资本计提高,资本压力更大。按照《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为400%~1250%,即使以AMC子公司模式也要进行一定风险权重的计提。  兴业研究徐寒飞在相关报告中指出,资本计提问题是目前困扰“债转股”落地的最大问题。如果按照5000亿元降准用于债转股,且资金来源1:1匹配计算,假设2019年全部完成转股,大行8000亿元、股份行2000亿元的规模分配,400%的权重计提后可能导致大行和股份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至13.87%和12.06%。如果两年后转股权重上升为1250%,则静态看资本充足率可能分别下降至12.07%和11.05%,逼近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红线。另外,熊启跃指出,银行如何对债转股企业进行管理,以及如何退出股东身份等都是困扰“债转股”大面积实施的现实因素。在他看来,债转股子公司成为企业阶段性股东后,企业业绩能否向好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些因素导致银行积极性不高。  熊启跃认为,此次针对债转股企业降准,会在一定程度提升银行对债转股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过尚震宇也表示,5000亿元资金起到引领作用,但实际债转股下的各类资产差异较大,转股难度极大,成功与否跟经济大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 LG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LG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